长租公寓是什么意思 (长租公寓是什么商业模式)

频道:房地产知识 日期: 浏览:42

本文目录导航:

长租公寓是什么意思

我是包租公陈爵爷。

首先解答一下何为包租,包租就是指把业主手上的闲置房源租下来,进行简单装修,然后租给其他租客,赚取其中的租金溢价,过去从事这种包租的,一般被称为“二房东”。

二房东的房子一般以大学周边的中低端房子为主,装修比较差,房间比较多,也没有配备保洁、维修、管家等人员,当然,价格一般也会比较便宜。

现在的长租公寓是指在过去二房东的基础之上,以公司的组织方式,对房子装修成统一风格,拥有自己的品牌,并配备了保洁、维修、管家等人员。

长租公寓的房子装修一般是中端以上,家具家电齐全,整洁干净,可以拎包入住,当然价格也能稍微高一些。

可以说长租公寓就是二房东的2.0版本。

在过去的几年,长租公寓处于资本的一个风口之中,也迎来了井喷式发展。

这主要归功于过去20年中国房地产的高速发展。

在这期间,国内建造了无数的住宅,而且房价也是水涨船高,以北京为例,房价已经上涨了十几倍。

这就造成了很多年轻人暂时没法面对城市高昂的房价,但是又不能流落街头,只能选择租房住。

租房,一直都是市场刚需。

目前长租公寓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分散式公寓和集中式公寓。

所谓分散式公寓就是以小区里面的住宅为主,比如那种2室1厅或者3室1厅的房子。

这种的优势是单个房子投入较少,更加灵活。

缺点是由于房子比较分散,管理相对困难,需要人工较高。

这方面的头部品牌以链家旗下的自如、蛋壳公寓、青客公寓为主。

集中式公寓比较好理解,就是类似于酒店一样,一个楼上有几十个甚至是几百个房间,统一做长租处理。

这种的优势是房间集中,便于管理,需要的人工少,人房比可以做到很低。

缺点就是一次性投入比较大,一般项目都要几百万起,小公司没有实力操作。

这方面以魔方公寓、泊寓、相寓做的比较大。

上面是对长租公寓的一个简单介绍。

下面说一下长租公寓的盈利模式。

前文也说过,长租公寓主要的利润点来源于租金溢价。

所谓租金溢价,其实就是租金差价。

就是说中间商赚差价。

所有的生意本质上都是低买高卖的。

比如从业主手上租下来是2000元/月,租给租客3000元/月,这样就会1000元/月的租金溢价了。

当然,并不是说这样的中间商赚差价就在道德层面有缺陷。

一来,长租公寓方会对原来的房子进行装修,这是一部分投入。

经过装修的房子会比之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是从“罗玉凤”直接变成了“林志玲”。

二来,如果没有长租公寓的话,很多租客只能从中介或者业主手中租房。

一方面选择较少,另一方面价格或许会更高,关键是很多房子都是破旧装修,甚至是没有家具家电。

还有就是很多业主的房子只能整租,不租单间的。

这样就会有很多的束缚。

回想起我在深圳租房子住的时候,就是如此。

深圳租房流行自己买家具家电,就是房东只给你一个空空荡荡的房间,里面什么也没有。

因此在很多出租房周围,二手家具家电市场都很红火。

当然,这是七八年前的情况了,现在深圳的长租公寓市场发展的非常火爆。

回到正题,长租公寓主要盈利点是租金溢价,但是除了租金溢价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赢利点。

比如:1、免租期套现2、租金分期3、服务费(代表公寓——自如)4、中介费(代表公寓——相寓)5、水电费(代表公寓——中小二房东)一.集中式包租专属6、代收快递7、便利店8、共享厨房、洗衣房9、健身房以上这些赢利点,很多长租公寓都已经探索的非常深入,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展开介绍。

我是包租公陈爵爷,一个在海滨城市白手起家上千间公寓的实践者,我把这几年做包租的实战经验整理成了一本书《手把手教你做包租》。

点赞并评论两个字“有用”,发给你一本《手把手教你做包租》的电子版。

长租公寓是什么意思 (长租公寓是什么商业模式)

话剧、盲盒、小火锅,长租公寓的爆款IP怎么玩?

后疫情时期,数字化备受关注,平台化系统和App成为各个品牌逐鹿的赛道。

提升管理效率,即员工管理房间数量的“人房比”似乎成了归宿。

投拓、财务、销售、管家等,均是如此。

当然,用户体验端的找房、签约、缴费、保修、续约、置换等“链条”体验也都更快。

系统、算法、App背后,品牌公寓似乎也在找寻一条,和用户之间更温暖、更高效的表达路径。

海投广告很烧钱,不妨试试IP,和年轻客群玩在一起。

IP或为品牌主张更好的表达,到底怎么玩?

1.0:听见,口号

IP全称Intellectual Property即知识产权。

IP是内容,以获得高影响力和广泛喜爱度的超级共识为目标,实现跨界的、泛产业化大发展,这就是IP的出发点和发展目标。

IP并不陌生,迪士尼、故宫都是,成功的IP是好内容、好故事、甚至是“超级符号”。

表现形式从电影、电视剧到衣食住行,无孔不入。

用户的热爱更可以是跨越国界与年龄。

长租公寓品牌化日趋成熟的今天,头部品牌大多跨入5周年。

品牌成长的侧面,IP也在行业生根发芽。

表现方式或有不同,目的不尽相同都是“年轻客群”。

“45岁以上的不租,结婚带小孩的不租,不爱交朋友的不租”

2014年,因为雷军而受到关注的YOU+国际青年社区走进人们视野。

2015年其创始人刘洋又提出了上面的“3不租”。

对此,刘洋曾对媒体表示“45岁以上的不租,因为You+关注的是年轻群体;结婚带小孩的不租,因为房间为单身成年人设计;不爱交朋友的不租。

怎么看爱不爱交朋友呢?“住户一定要在一个月之内认识十个身边的邻居,要详细的贴出来他们详细的资料。

第一个对租客说“不”,实则第一个对年轻租客群体说“是”。

口号的背后,是青年公寓的价值表达。

之后,You+又提出了“家友”文化,以“真诚、快乐、分享、奉献”为价值观。

从企业文化到IP,You+源于一个“口号”式的价值表达,产品发展的同时,You+品牌在成长,当然还有众多公寓效仿其“3不租”。

2.0:看见,联名

长租公寓的居住空间,因其青年客群的定位,装修总是老大难问题。

在多数长租公寓关起门来做产品的同时,也有长租公寓选择了做“联名”。

窝趣轻社区 X 冰川时代5 主题房

早在2016年,窝趣与《冰川时代5:星际之旅》达成合作,于广州、上海、重庆的窝趣轻社区内,制作冰川时代主题的样板房。

窝趣品牌负责人曾表示:“趣味创造家的构思是围绕家/公寓这个场景,鼓励消费者能够创造性和趣味性,为自己的生活融入更多个性化元素的年度品牌推广主题。

电影里面的人物设定能很形象地把品牌希望传达的趣味性传达出来。

左图:旭辉领寓 x bilibili 动漫主题房间;中图:蛋壳公寓 x 唐探3 盲盒;右图:保利N+公寓 x 小龙坎 自热火锅

或许是源自其背后酒店集团的敏锐嗅觉,窝趣跨出了“公寓+电影”联名的第一步。

近年来,公寓品牌的联名房间在继续。

另一方面,联名的维度也不只房间,盲盒、自热火锅等。

总之,品牌长租公寓们深谙,“与年轻人交个朋友”的道理,万物皆可联名。

未来:玩在一起,生活方式

左图:蛋壳公寓“演员de蛋生” 右图:“ZSPACE自如”北京

没有排练、没有剧本、没有道具。

2019年,蛋壳公寓联手开心麻花旗下品牌“麻花即兴”推出的品牌IP活动“演员de蛋生”,为蛋壳公寓租客群体打造的一场好玩的、有内涵的、解放精神压力的狂欢。

租客就是演员,你也能过把瘾。

麻花即兴曾表示,“将即兴表演融合年轻人生活,已成为一种新的生活社交方式。

联名不再是房间、物品,而“活”起来,赋能社群活动,更强烈的增益用户体验。

不只是社群活动,走出来还可以是“不顾正业”

位于北京协作胡同40号的Z-SPACE,是自如在北京的一座2000平方米的四合院,作为自如首个“无界生活空间”。

可提供200人的活动空间,咖啡、沙龙、手作坊、书吧。

IP的案例还有很多,值得注意的是,IP绝不是面子工程,其根本是做内容的“三个走心”。

相对分散式的名词解释?

分散式的发展路径大致为:整合散户房源—改造装饰—出租;而集中式的路径则是:拿地自持/租赁整栋物业—房源建设/施工装修—出租。

房源性质的区别也决定了分散式模式的操作更为灵活,装配改造的难度和成本也相对更低,因而扩张的速度也相对更快;而集中式由于房源集中性更强,因此对硬软件统一化的标准和要求相对更高,对公共空间的重视程度高。

相比之下,集中式模式前期投入成本相对更高,发展节奏也相对更重且更慢,物业持有和租约的稳定性均相对更高,因此更加倾向于优质资金的长期投资。

而这也在无形中抬高了集中式的进入门槛,例如集中式模式的很多项目需要跟政府机关打交道,因此在相关流程和金融操作上的要求会更为严苛。

从管理效率来看,在房源高度分散的情况下,分散式运营机构的管理半径随之扩大,运营的人房比相对较高,且财务管理更为复杂,因而整体运营成本更高且较难实现彻底的规模化。

而集中式模式易形成规模效应,统一化管理难度低,信息沟通和数据对接的效率较高。

如果说分散式模式的核心在于扩张的节奏,那么集中式公寓的核心则在于获取低价物业后的精细化开发。

从盈利方式上来看,集中式长租公寓在建立统一品牌标识、通过公共社区拓展收入来源、金融运作及退出方式、经营效率及稳定性上具有优势。

有业内分析曾指出,集中式模式是类似于资产运营模式的模式,一旦成功则相对收益更高;且由于与金融工具结合的可能性更大,退出通道也更多。

相较而言,集中式长租公寓整体的杠杆不高,资金管理的情况相对较好,出现爆雷的情况也相对较少;分散式对现金流周转的要求更高,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则易出现爆雷现象,这也是分散式企业对上市更加渴望的原因之一。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