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民梁女士遭遇了一场让她心力交瘁的纠纷。她在网上把自己价值约一万元的富士 X-S10 相机出租出去后,便陷入了难以挽回的境地。租客在约定的归还日期过后,不但拒绝归还相机,还疑似用虚假身份信息进行欺诈。这场风波既揭示了网络租赁市场存在的潜在风险,也引发了人们对平台监管责任以及个人权益保护的深刻思索。
今年 1 月初,梁女士把闲置的富士 X-S10 相机放在闲鱼二手平台上出租,价格是 80 元/日。1 月 16 日,有一名租客联系她,表达了希望在 1 月 19 日到 21 日租用相机的意愿,并保证会在 1 月 21 日归还。可是,租期到了之后,租客没有按照约定归还相机,反而提出要续租,并且不愿意支付额外的租金。这种情况下,梁女士进行了多次沟通尝试,但都没有成功。最终她发现对方的电话已经停机,所以无法取得联系。
梁女士为追回自己的相机采取了多种措施。她先向深圳市公安局宝安分局坣岗派出所进行报案。然而,警方初步判定这属于非法侵占,不构成刑事案件,建议她通过民事途径来解决。与此同时,梁女士在闲鱼平台上发起了投诉举报。但平台回应说举报未成功,需要进一步进行调查。梁女士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进行了发帖求助的行为。她意外地发现,有多名受害者都曾被同一个 ID 实施过诈骗。
梁女士透露,租客所提供的身份证照片和学生证照片或许是冒用了他人的信息。此行为不但侵害了梁女士的合法权益,还对其他受害者的财产安全造成了威胁。当下,梁女士与其他受害者已组建了一个微信群,一起探讨怎样追回损失。但是,由于租客电话处于停机状态,并且其身份信息存在疑问,所以追讨的过程极为艰难。
法律专家称,动产租赁本身蕴含较高风险。出租方需提高防范风险的意识,应合理地要求承租人提供保证金或者其他的担保措施。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赵良善律师指出,倘若租客拒绝归还价值约为一万元的租赁物,那么其行为有可能涉嫌侵占罪。刑法规定此类案件为自诉案件。梁女士能够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她可以借此追究租客的刑事责任。同时,她还可以要求租客返还租赁物。
北京市中闻(西安)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谭敏涛认为,平台主要是提供交易平台服务的,然而也应当承担一定的监管责任。平台能够通过提供对方的身份信息等办法来协助受害人维护自身权益,不过最终的法律责任依然是由出租方和承租方自己去承担。
此次事件提醒广大网友,线上交易要谨慎。要核实对方身份信息,别因贪图便利而遭受经济损失。同时,有关部门和平台应加强监管,完善法律法规,以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