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航:
房产说的横盘是什么意思
房产市场中的横盘指的是房价长期处于相对平稳水平、不升不降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房子的成交量相对较少,整体市场较为萎靡。
横盘期通常是房地产上涨周期或下跌周期的转折点,也是预示着市场行情即将发生转变的时期。
而对于房产投资者来说,能够在这一区间内把握好机会是至关重要的。
横盘市场给房地产市场带来哪些变化?横盘市场的出现对于房地产市场意味着调整自身定位、调整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全面调整。
此时,房产开发商应考虑降低成本、优化产品结构,通过创新方式、运营方式等,提升自身竞争力。
同时,对于房屋买卖方,这个时期也是优惠购房的良机,可在房价较为平稳的阶段进行买卖交易,获得更为实惠的价格。
如何应对房产横盘时期的市场变化?对于房产投资者,面对横盘市场变动,应充分考虑主观和客观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策略。
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和市场状况等建立完善的投资计划,并注意市场风险控制,避免盲目跟风。
同时,在横盘市场期间,对于长线投资的人来说,可以关注热门二线城市的房产发展情况,看准时机,适时介入投资。
3.房地产市场
(1)国房景气指数高位缓降
2010年,国房景气指数呈现高位下行、小幅稳降态势,显示了房地产市场由过热趋向平稳的变化过程。
与前两年的剧烈波动相比,由于世界经济在金融危机冲击后正在积极复苏,房地产市场变化较为温和,投资对整个行业和市场的拉动作用明显,土地开发力度虽有所加大但仍处于低位运行。
从年内变化来看,3月国房景气指数升至105.89点,再创自2007年底以来的高峰点,同比增长11.15点,房地产市场过热态势显著;此后,该指数开始稳步下降,其中5月、8月和9月环比分别下降0.59、0.61和0.59点,年内降幅最为明显;12月下探至101.79点,房地产市场景气程度回复到2008年的年中水平(图11)。
从分类指数来看,国房景气指数涵盖了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土地、资金、供需等多方面的重要因素。
资金来源指数和房屋施工面积指数的双双回落,以及土地开发面积指数始终徘徊在不景气区间,都可能是导致国房景气指数回落的主要原因,而这也是调控政策和市场作用相互博弈的结果。
其中,在限制囤地房企贷款、压缩房地产信托规模、严控外资炒房等调控手段的作用下,自2009年初以来资金来源指数疯狂上涨的步伐得到有效遏制,从年初的119.67点已大幅度降至年末的102.66点。
在具体表现上,房地产开发企业国内贷款亿元,同比增长10.3%;自筹资金亿元,增长48.8%;利用外资769亿元,增长66.0%。
为此,有必要继续坚持适度、有序、规范地配置房地产市场资金来源。
图 11 国房景气指数
总体来看,作为反映房地产未来走势的重要数据,2010年国房景气指数稳步回落,表明市场信心受到了密集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影响。
预计2011年国房景气指数将呈持续下行态势,但能否贯穿全年、降至多低点位,还要看宏观调控执行效果、房价能否在合理区间趋稳、成交量是否能够维持、市场预期怎样变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2)房屋销售价格持续上扬
2010年,房屋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在冲顶峰值后再次开始松动下行,年末降至6.4%,总体上呈现“上半年见顶回落、下半年稳步下行”的变化态势,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初见成效;但在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同比涨幅趋缓、环比由负转正,都显示了价格回归理性仍面临巨大压力,各项调控政策有待严格、持续执行。
从年内变化情况来看,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增幅呈先涨后跌态势(图12):1月为9.5%,4月即达到12.8%,实现了长达12个月的连续增长,攀至近5年来的最高点;此后开始持续下行,6月为11.4%,9月为9.1%,12月降至6.4%,接近2009年底水平。
房屋销售价格环比增幅则出现较明显的波动态势(图13):虽然1月、4月和9月出台调控政策,2月、5月和10月的环比增幅即分别下降0.4、1.2和0.3个百分点,6月环比为负、7月和8月为零;但在3月、4月和11月又分别出现反弹,其中4月环比增长1.4%,为全年最大值。
从价格类型来看,单月同比涨幅在全年均呈现出90平方米以下住宅高于大户型其他住宅、新建住宅高于二手住宅的态势,而二手住宅价格则在单月环比涨幅下跌区间领跌其他类型价格,表明平抑新建普通住宅价格对于拉低房价总体水平作用极为关键。
分城市看,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均有上涨,三亚和海口涨幅分别高达43.3%和35.5%,广州和泉州涨幅最低为0.4%。
从环比价格情况看,有65个城市房价环比出现上涨,西安、杭州的房屋销售价格略有下跌。
图 12 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同比)
图 13 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环比)
从原因上分析,在通胀上行、股市惨淡、购房保值的大背景下,包括基本需求、改善需求、超前需求、投资需求等在内的总体需求过热、供需失衡,是推动房价高位上涨的主要因素。
另外,近年来货币政策相对宽松、供应量过度上涨,也促使房地产资产出现明显升值,而部分地区地王集中出现、带动周边土地价格飙升也是导致房价高位续涨的重要推手。
从长远来看,只有让房价适应消费水平,正常购房需求才能得到满足;只有让房价稳定在合理水平、防止房地产暴利,才能适度拉动相关行业投资、保障实体经济平稳运行。
预计2011年,在保障土地供应、加大财政投入等政策的支撑下,通过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加快保障性住房供给,可以有效遏制当前房价持续上涨的趋势。
(3)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
2010年,在货币和信贷政策趋紧、市场总体呈现观望、融资难度加大等因素的影响下,房地产开发企业加大资金自筹力度、积极拓展其他渠道,实现全年开发投资增长33.2%。
考虑到上年基数过低等因素的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作用明显。
随着保障性住房制度进程的加快,住房保障投资的加大将对整个房地产开发投资提供强大的支撑作用,预计2011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将达到25%左右。
全国房地产开发全年完成投资.07亿元,同比增长33.2%,增幅同比上升17.1个百分点。
其中,完成住宅投资.14亿元,同比增长32.9%。
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20.0%,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70.5%。
房地产开发投资仍以商品住宅投资为主,商业营业用房与其他工程用途类投资增长较快,而经济适用房投资则呈现负增长,值得高度关注。
从年内变化来看,仅1~2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均低于33%,1~5月增速达到年内最高的38.2%,此后平稳下行、略有回落(图14)。
图 14 2010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
分地区来看,全年东、中、西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分别为32.7%、32.4%、35.3%,投资结构趋于均衡和协调。
从投资绝对量来看,东部地区占据主导和优势地位的局面仍将长期存在(占总投资的比例为58.0%),但近年来中西部地区房地产业发展相当迅速,持续高速增长,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从资金来源情况看,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增幅下降18.8个百分点。
其中,个人按揭贷款、定金及预收款、国内贷款增幅同比快速下降,仅分别增长7.6%、17.3%和10.3%,是限制购房套数、提高贷款成本、监管预售资金等具体调控措施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近5年的变化趋势来看(图15),2006年初到2008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总体呈上涨态势,其增速在2007年初开始全面超越固定资产投资,并且差距越拉越大,最大达到6.7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过热趋势明显;2008年下半年,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成效初显,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见顶之后步入降温下行通道,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初更是将至1%的冰点;在中央和地方巨额投资计划的刺激下,2009年投资开始从谷底反弹、一路攀升,但全年16.1%的增速在近10年间也是最低的,远低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达14.4个百分点;受基期因素影响,2010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持续高位运行,其中住宅投资增长动力相对不足,近5年来首次低于房地产投资增速达0.3个百分点,有可能对2011年上半年住宅供给造成影响,需引起高度关注。
图 15 三类投资同比增长率
(4)房屋新开工面积大幅攀升
2010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40.55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6.6%;房屋新开工面积16.38亿平方米,增长40.7%;房屋竣工面积7.60亿平方米,增长4.5%,其中,住宅竣工面积6.12亿平方米,增长2.7%。
从年内变化来看,前10个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平均增速高达60%以上,基数过低是其重要原因。
总体来看,新开工面积大幅增长表明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市场行情的预期较好,同时也是土地储备充足、房屋销售乐观的具体表现。
在土地购置方面,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购置面积4.10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8.4%,土地购置费9992亿元,增长65.9%,土地购置成本也在不断走高;在商品房销售方面,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0.43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1%,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增长8.0%。
商品房销售额5.2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商品住宅销售额增长14.4%。
在此基础上,预计2011年房屋施工量和竣工量有望保持持续增长(图16,图17)。
图 16 全国房地产开发施工
图 17 全国房地产开发竣工
11月房价整体延续回落态势,各地的房产市场现状如何?
各地的房产市场相对比较冷淡,大家普遍没有购房的热情。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全国各地出台了一系列的限购措施,通过这样的方式给楼市降温。
一方面也跟大家的购买力有关,当居民的负债率越来越高的时候,我们发现房产变得越发冷清,因为大家没有足够的闲钱购买房产了。
一、11月的房价整体回落。
这是一份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房地产措施之后,全国各地的房价行情有所回落。
如果与整体的10月份相比的话,11月份的房地产价格已经环比下降了0.4%~3%,销售量降低了20%~60%。
这个数据非常夸张,甚至可以用断崖来形容。
二、各地的房产现状不容乐观。
因为很多地方的新建楼盘非常多,当大家的购买力普遍不足的时候,这些新建楼盘普遍没有人问津。
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多房地产开发商背负着巨大的债务压力,同时也没有办法正常偿还债务,这也进一步加重了各地的房产负担。
也正因如此,很多地方的房地产行情非常冷清,这些地方也在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来刺激房地产行情。
三、我的个人观点是什么?
以我个人来看,房地产措施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房产调控作用,但这个作用毕竟有限。
之所以全国各地会出现整体的房地产行情冷清的现状,主要是因为居民的购买力严重不足。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我们总是通过这种所谓的高房价的方式来发展经济的话,当居民的储蓄被慢慢耗尽,甚至居民的负债率逐渐攀升的时候,房地产的行情本身就不可持续。
我个人觉得房地产的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以解决,同时也至少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消化。
0 留言